生物炭安全與分級評估專家學者審議會議 完美落幕
- phoebegreenprostw
- 2020年11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因應政府推動 「新農業」及「循環經濟」 等政策,我們目標為建立台灣生物炭安全與分級評估指引, 加強產業鏈中生物炭品質、製程、認證的管控及標準化,促使相關業者在規範下能更有依據、有效地發展生物炭產業。
本次會議邀請台灣生物炭產業發展協會之產業界代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與農業試驗所之專家學者,共同研議台灣生物炭安全與分級評估指引草案。

由運籌學會報告生物炭產製成本與消費調查、由毒藥所與農試所分別報告生物炭安全評估標準,以及生物炭分寄評估標準的系列研究。


我們借鑑國際生物炭倡議組織(International Biochar Initiative, IBI)以及歐洲生物炭認證(European Biochar Certificate, EBC)兩大國際非營利生物炭組織之指標,參考兩會在生物炭品質安全檢測方面,共同必須檢驗的項目作為日後檢測的指標,其中包含: 碳總含量(C content)、碳氫莫耳比(molar H/Corg ratio)、灰分含量(total Ash)、 營養含量(macro-nutrients, NPK)、導電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酸鹼值(pH)、 含水量(water content)、重金屬含量(heavy metals)、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及戴奧辛(poly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s, PCDDs)共11大項。

除了規格及安全標準訂定會和國際接軌之外,會議中專家們亦針對生物炭燒製料源之界定以及檢驗相關資源及費用進行了初步盤點,並期望建立合作檢驗實驗室,提供配套折扣、會員價等優惠方案。
目前台灣生物炭的生產主要小型業者自己燒製為主,而燒製方式不盡相同,也不知檢測標準及方法,因此臺灣生物炭產業發展協會擬訂定料源管理及燒製標準操作手冊,讓同業有燒製標準及規範可以遵循,持續符合標準的運作方法建立,也可避免重複抽檢的消耗。
Comments